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务快讯 >> 正文

我校四项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9-11-03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再传捷报。在日前揭晓的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我校《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教育课程的综合改革》等四项研究成果同时荣获二等奖,这一获奖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第一,在广东高校中仅次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位居第三。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教育课程的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刘洪一教授)针对我国高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训课程两张皮、课程价值取向不明、课程核心载体模糊、课程开发过程封闭等问题,树立了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观、未来观、全球观,明晰了高职课程的高等性、职业性、实践性特征,坚持了高职课程开发建设的行业企业人员的“引导性参与”、课程专家的“指导性参与”、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和专任教师“实施性参与”,实践和探索了以职业实践导向开发建设专业课程的有效模式,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原则和课程实施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汪治教授)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包括运行管理机制在内的高职特色鲜明的经管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理论架构、开发模式及多个专业的具体方案,为当前经管类专业工学结合的模式开创了一条新路。

《网络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孙湧高级工程师)提出了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专业内涵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则,有效解决了专业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校企战略合作对象的选择问题,构建了“可复制高职类网络专业校企共建方案”,体现了 “工学结合”模式、“国际化”过程、“低进高出”结果的创新。

《以应用为核心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第一完成人聂哲副教授)建立了“以企业应用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实践了“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任务;依据任务要求,明确所需能力;依据所需能力,开展能力教学”的课程开发原则,探索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从1989年开始评选,它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称我国四大国家级奖励,其中教学成果奖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总体上代表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每四年评审一次。我校在2001年第四届、2005年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中曾经获得两个一等奖。

附:我校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教育课程的综合改革

刘洪一、温希东、万金保、李建求、刘跃南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汪治 刘红燕 张艳萍 张艳 郑红梅

网络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孙湧,蔡学军,仵博,梁广民,池瑞楠

以应用为核心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聂哲 周晓宏 刘艳丽 曾煌兴 王珊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2009-9-26